(一)基本介紹
別名桴薊,于術,冬白術,淅術,楊桴,吳術,片術、蒼術等,屬于菊科、蒼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喜涼爽氣候,以根莖入藥,具有多項藥用功能。主要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貴州等山區濕地。
(二)功效
白術具有健脾益氣,燥濕利水,止汗,安胎的功效,用于脾虛食少,腹脹泄瀉,痰飲眩悸,水腫,自汗,胎動不安。《醫學啟源》記載:“除濕益燥,和中益氣,溫中,去脾胃中濕,除胃熱,強脾胃,進飲食,安胎。”
(三)鑒別
真品白術:外形為不規則的肥厚團塊,長3~13cm,直徑1.5~7cm。表面灰黃色或灰棕色,有瘤狀突起及斷續的縱皺和溝紋,并有須根痕,頂端有殘留莖基和芽痕。質堅硬不易折斷,斷面不平坦,黃白色至淡棕色,有棕黃色的點狀油室散在;烘干者斷面角質樣,色較深或有裂隙。氣清香,味甘、微辛,嚼之略帶黏性。
偽品菊三七根:外形較似真品,但長度比真品短,約在3~6厘米,表面灰棕色或棕黃色,有瘤狀突起及斷續的弧狀溝紋,頂端常有莖基和芽痕,下部有細根痕。質堅實,不易折斷,斷面灰棕黃色??v切面有灰黃色筋脈,橫切面顯菊花心狀。味淡而后微苦,嚼之亦無黏性。粉末鏡檢無草酸鈣結晶及石細胞。
真品白術的品級:
一等:干貨。呈不規則團塊狀,體形完整。表面灰棕色或黃褐色。斷成黃白色或灰白色。味甘、微辛苦。每千克40只以內。無焦枯、油個、雜質、蟲蛀、霉變。
二等:與一等區別為每千克100只以內。
三等:與一等區別為呈不規則團塊或長條形。每千克200只以內。
四等:與一等區別為體形不計,但需全體是肉(包括武子、花子)。每千克200只以外。間有程度不嚴重的碎塊、油個、焦枯。
(四)使用方法
1、生白術:揀凈雜質,用水浸泡,浸泡時間應根據季節、氣候變化及白術大小適當掌握,泡后撈出,潤透,切片,曬干。
2、炒白術:先將麩皮撒于熱鍋內,候煙冒出時,將白術片倒入微炒至淡黃色,取出,篩去麩皮后放涼。(每白術片100斤,用麩皮10斤)3.焦白術:將白術片置鍋內用武火炒至焦黃色,噴淋清水,取出晾干。
4、土炒白術:取伏龍肝細粉,置鍋內炒熱,加入白術片,炒至外面掛有土色時取出,篩去泥土,放涼。(每白術片100斤,用伏龍肝粉20斤)
5、《本草蒙筌》:白術咀后,人乳汁潤之,制其性也,潤過陳壁土和炒。
6、《本草備要》:白術,用糯米泔浸,陳壁土炒,或蜜水炒,人乳拌炒。
(六)禁忌
1、陰虛燥渴,氣滯脹悶者忌服。
2、忌桃、李、菘菜、雀肉、青魚。
3、《藥品化義》:凡郁結氣滯,脹悶積聚,吼喘壅塞,胃痛由火,癰疽多膿,黑瘦人氣實作脹,皆宜忌用。